Translate Blog To Your Language

吊橋理論

愛情裏有所謂「吊橋理論」。外國曾有實驗研究甚麼是愛情,找來美女充當問卷調查員,同一個人,分別在危險的吊橋與普通橋上向路過男人詢問,留下名片,請他們回電幫忙統計。
事後發現,在危險的吊橋上被問的男人,事後主動回覆的比率,比起安全吊橋上的比率高出不少,於是學者認為,在危險吊橋上往來的人們,他們腦裏因為要集中精神應付搖晃危險吊橋的亢奮與集中狀態,最容易讓人混淆,以為這就是愛情常有的觸電與心跳感覺。
我們遇到一個人時的震撼與緊張,有時候未必是來自那個人,而是當時環境,以至你的主動投入,甚至,當時身邊太多樣貌遜色的,對方就很容易鶴立雞群,讓你驚艷,令你以為,這就是命中注定特有的觸電感。
我們都太渴望愛,總是把類似愛情的感覺統統當作愛情看待,吻了再算,抱了再想下一步怎樣。也許因為我們都太寂寞了,等得太久,就甚麼都放進口裏。所以在未好好分析清楚眼前這人是否適合,或者當下一切算不算是愛情之前,已經軟弱空虛得立即抱了再算,吻了再說。只有當下的體溫最實在,其他的,接下來再想好了。
這也是為甚麼愈來愈多男女,拖過手,吻過睡過,忽然尷尬地發現,怎麼感覺不同了,為甚麼有一點怪怪的,親愛的,原來這根本就不是愛情,不過是你錯誤地把自身的緊張、亢奮與渴望剛巧投射到路過的我身上,才以為你愛上我罷了。

摘自太阳日报
王貽興

1 条评论:

``` 说...

形容得真贴切。